2026 BrainBee脑科学大赛地区赛报名中!报名方式、赛事安排、竞赛大纲、核心考点、易错点、获奖策略、历年真题一文全

BrainBee脑科学大赛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神经科学竞赛,已成为众多对生物、医学、心理和人工智能领域感兴趣学生的重要展示平台。本文将系统分析2026赛季BrainBee竞赛的考试大纲、核心考点、报名方式及获奖策略,为参赛者提供全面的备赛指南。

一、竞赛安排与报名流程

BrainBee脑科学大赛面向全球5-12年级学生,采用三级进阶模式,包括地区赛、全国赛和国际赛。

根据年龄段分为两个组别Brain Bee组(9-12年级)Brain Bee Junior组(5-8年级)

2026年竞赛的时间安排如下:基地学校报名时间为2025年9月29日至2026年1月25日;个人报名通道开放时间为2026年1月26日至2月1日;地区赛定于2026年3月21日举行;全国赛将于2026年4月18-19日进行;国际赛则计划在2026年8月举行。

报名方式分为两种:基地学校的学生可通过学校统一报名,非基地学校学生需通过个人报名通道完成报名。地区赛报名费用为450元/人,全国赛晋级者需另行缴纳850元/人参赛费用。参赛者需通过BrainBee中国组委会官网完成报名流程。


2026赛季 Brain Bee地区活动公开报名中!

Brain Bee竞赛代报名通道⇓

二、考试大纲与内容分布

BrainBee竞赛内容涵盖脑科学的五大核心模块,各模块权重分布明确。具体内容分布如下:

BrainBee考试内容与权重分布

知识模块
内容要点
权重占比
脑基础
神经元结构、脑区解剖、大脑发育与老化
25%
脑功能
感知、记忆、语言、情绪的神经机制
20%
脑疾病
阿尔茨海默症、帕金森病、儿童发育障碍
25%
脑研究
脑成像技术、脑机接口、人工智能交叉应用
20%
脑加强
正念冥想、运动对脑健康的影响
10%

脑基础部分重点关注大脑基本结构与功能,包括神经元结构、脑区解剖(如海马体、杏仁核等)以及大脑发育与老化过程。脑功能部分考察感知、记忆、语言和情绪等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。脑疾病部分涉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、帕金森病的病理与诊断。脑研究部分聚焦前沿技术,包括脑成像技术(fMRI、PET)、脑机接口等。脑加强部分则关注正念冥想、运动对脑健康的影响等实用内容。

三、竞赛形式与环节设置

BrainBee竞赛根据不同级别和组别设置了不同的考核形式。地区赛中,两个组别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,考试时间90分钟。Brain Bee组完成80道题目,Junior组完成60道题目,题型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。

全国赛环节设置更为多样化。Brain Bee组(9-12年级)的全国赛包括三个环节:笔试环节(50道题,计50分)、图片/标本识别环节(13题,计26分)和病例诊断环节(8大题,计24分)。标本识别要求参赛者辨认出标本或CT、MRI等影像中相关大脑结构的名称;病例诊断则要求根据病例信息,对患者疾病作出分析判断。

Brain Bee Junior组(5-8年级)的全国赛分为笔试环节(40题,计40分)和科学海报制作环节(团体任务,占40分)。科学海报制作要求团队根据指定主题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海报制作并进行演讲。

四、高频考点与重难点分析

根据历年考题分析,BrainBee竞赛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
首先,​​标本识别​​中的边缘脑区(如岛叶、基底核)在CT/MRI影像中的定位容易混淆,这要求参赛者不仅要掌握大脑结构的理论知识,还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像识别能力。其次,​​病例诊断​​环节要求从症状推断病变脑区,需要建立完整的逻辑链条。例如,帕金森病的诊断需要理解其病理基础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,并能将这一知识与患者的临床症状联系起来。

​神经递质相关考点​​近年来考察比例显著增加,特别是多巴胺与运动调控、血清素与情绪调节等神经递质功能机制。此外,​​跨学科整合题​​逐渐成为竞赛的难点之一,例如分析脑机接口的神经信号编码原理,需要融合生物学与工程学知识,对参赛者的知识广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
五、常见易错点与应对策略

许多参赛者在专业术语记忆上表现不准确,虽然考试允许使用中文或英文(包括英文缩写)作答,但对术语的精确记忆仍然至关重要,细微的拼写错误或概念混淆都会导致失分。应对策略包括制作专业术语卡片,定期复习巩固。

图像识别训练不足是另一个常见问题。大脑结构在不同切面和成像技术下的表现各异,缺乏足够的图像识别练习会导致在标本识别环节表现不佳。建议利用在线资源如Headneckbrainspine标本库、BrainFacts官网的3D brain模拟等工具进行强化训练。

病例分析缺乏系统思维也是常见失分点。许多参赛者只能零散地列出症状和可能疾病,缺乏完整的逻辑推理链条,无法系统地将症状与病变脑区联系起来。提高此能力的方法包括观看医学纪录片、病例分析视频,总结常见脑疾病的典型症状和诊断要点。

时间管理不当同样会影响成绩。虽然考试时间看似充足,但需要快速准确地回答大量题目,特别是全国赛的多环节考核,需要合理分配时间。进行模拟测试训练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。

六、获奖要点与备考策略

根据历年数据,BrainBee竞赛的获奖分数线存在一定波动。2025年Brain Bee组一等奖分数线为63分及以上,二等奖为53-62.5分,三等奖为45-52.5分;Junior组一等奖为60-80分,二等奖为55-59.5分,三等奖为50-54.5分。总体获奖面维持在40%左右。

历年获奖分数线参考

年份
组别
一等奖
二等奖
三等奖
2025
Brain Bee组
63分及以上
53-62.5分
45-52.5分
2025
Junior组
60-80分
55-59.5分
50-54.5分
2024
Brain Bee组
85分及以上
77-84.5分
66-76.5分
2024
Junior组
70分及以上
66-69.5分
60-65.5分

高效备考需要系统学习核心知识。推荐以《Brain Facts》为主要教材,这本官方推荐教材图文并茂,覆盖地区赛80%考点,重点名词加粗标注,附术语表方便复习。同时可结合《神经科学——探索脑》等辅助资料,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。对于准备全国赛的参赛者,可参考《认知神经科学导论》等进阶材料。

图像识别训练至关重要。建议利用在线资源如Headneckbrainspine标本库、BrainFacts官网的3D brain模拟等工具,提升对大脑结构在不同成像技术下的识别能力。病例分析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实现,可通过观看医学纪录片、病例分析视频等方式,培养从症状推断病变区域的系统思维能力。

进行模拟测试是熟悉考试形式和提高答题速度的有效方法。通过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考试,可以熟悉考试形式和时间限制,提高答题准确性。特别注意填空题和专业术语的书写规范。

BrainBee脑科学大赛不仅是检验学生神经科学知识的竞赛平台,更是激发青少年探索人脑奥秘的重要契机。通过系统备赛,学生能够建立坚实的专业基础,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2026年赛季即将开启,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参赛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,助力他们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。


备赛的同学可扫码咨询/领取

【Brain Bee竞赛历年真题+全套实用PDF备赛书单+100道精练题&答案】⇓